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未来,家庭医疗将会是什么样子?

核心提示:  未来,家庭医疗将会是什么样子?  提起智能家电,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通过智能交互、AI辅助,不仅带来

   未来,家庭医疗将会是什么样子?

 

 

  提起智能家电,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通过智能交互、AI辅助,不仅带来了非同凡响的新居家体验,更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在家庭医疗领域,智能化的“龙卷风”也正在酝酿,围绕健康数据监测、反馈、执行机制的变革逐渐汇聚成更大的闭环,让我们的家庭环境兼具智能化、舒适和安全的健康护航能力。

 

  试想这样一个未来场景:清晨,智能音响会适时响起,播报一夜的健康数据状况;晨练之中,智能腕表会时不时的震动提醒呼吸率和血氧情况;出门之前,社区医生会来电提醒某些慢病的注意事项;如果在家中突发健康问题,家里会响起健康警报并直达社区医生……这也许就是未来家庭医疗的常态,也正是红日药业医疗器械板块正在发力的方向。

 

  未来,智能化模式的应用,会让医疗器械在家庭场景之中更加创新且易用,可能只需轻轻一点,或者根本不用刻意操作,就能够完成健康数据的监测。在红日药业旗下超思电子的产品设计理念之中,易用性是摆在关键位置的,定位的重点则是小型化、智能化和可穿戴。包括指夹血氧仪、手持心电仪等一系列健康监测产品的操作都十分简单、易用,甚至在睡梦之中不用任何操作,就可以完成对睡眠情况的全程监测,并在APP中自动生成相应的评估报告。易用的健康数据监测,有望成为家庭健康管理的底层核心,稳固的支撑各项医疗服务的精准对接。

 

  一旦家庭医疗健康的监测数据形成规模,一个小型的家庭医疗网络就此诞生,就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那样,一系列基于家庭医疗网络的服务将迎来井喷。为此,整合自身血压、呼吸率、血氧等诸多优势监测技术,超思电子推出了呼吸产品解决方案、心血管产品解决方案等面向大健康领域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的病种提供居家初筛、治疗效果评估及医生院外延伸服务等等,在合规的情况之下,不断探索家庭医疗场景的服务边际。

 

  当然,在未来,家庭场景的小型医疗网络应该是与社区或是基层医疗服务平台对接的,通过专业的医疗支撑,能够为家庭场景提供行而有效的治疗响应。在这一方面,超思电子率先布局基层医疗机构的一体机,已经可以在基层医疗端实现“走到哪,看到哪”的诊疗需求,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家庭医生的中医服务能力,更有望基于超思云平台打通基层、居家和专家多场景数据互联互通。

 

  未来的家庭医疗场景也应该是更易于拓展的平台,为了保持技术与服务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融入。当前,超思电子一直保持着开放以及高水平的创新态度,通过领先的技术积累以及持续的技术合作,不断完善一站式的居家健康解决方案,为健康数据监测的精准性以及服务体验提升创造更多空间。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化融合,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服务初现雏形。作为基础之中的基础,家庭医疗正在迎来巨大变革,其使用场景及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容,技术升级也在不断加速,更逐渐上升到全产业的高度,引发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作为家庭医疗领域创新大军之中的一员,超思电子不断深化家庭医疗器械与数字化的融合,强化针对不同病种的一站式健康服务整合,正在为国内家庭医疗市场打开崭新的大门。

 

 

  未来AI可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疾病离我们也是越来越近,很多常见病和慢性病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曾表示,中国慢性病已经进入爆发期,未来十年会是常见病爆发增长的十年。

 

  全科医生模式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很难覆盖所有的居民,全科医生模式成为解决众多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师或者家庭医生,是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具有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其具有资格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80%的心脑血管疾病、80%的二型糖尿病、绝大部分的原发性高血压,甚至40%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疾病的预防成为了首要的事情。此外,根据调查,80%的疾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可是患者都习惯往大医院跑,从而造成了医疗的臃肿。

 

  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家庭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执业,而且可以服务于多家医疗机构,在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系(NHS)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以私立为主体的全科医生。这支全科医生队伍通过自由执业、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解决了英国国民九成左右的就医需求,让八成左右的英国国民不用去公立医院排队看病,而其耗费的医疗经费仅为8.2%。

 

 

  2015年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滔曾表示,中国目前全科医生数量为17万人,则缺口达到18万人,中国全科医生缺口数量巨大,但是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政府开始强调基层医疗的重要性,2011年至今,国务院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规划》、《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意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建立全科医生的制度做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可见国家对全科医生的重视。

 

  最近,深圳市组建了29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其中全科医生作为最关键的一员,为患者提供一线的问诊、持续性以及综合性的服务,对于很多医疗集团来说,医术水平高的全科医生一直是难以获取宝贵资源。

 

  AI可以问全科医生提供帮助

 

  人工智能是一种用来模拟人类大脑的智能,可以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从而掌握并且灵活应用,目前在很多领域已经展开应用,比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比如我们在出行的时候,比如我们在购物的时候都已经开始融入人工智能的元素。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同样承载着巨大的使命,比如医学影像识别,比如临床诊断系统,都是可以为医疗带来巨大的帮助,从使用上来说,人工智能产品没有使用的地域限制,从而可以跨科室应用或者辅助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诊断疾病,从而让医疗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辅助诊断:让机器模拟人类医生看病辅助医生诊断的流程和方式,并且让机器不间断地从实时更新的病例、文献中学习、存储最新的医学知识,通过海量的学习从而掌握诊断知识,从速度到知识含量都可以超过人类基层医生,国内医疗领域人工智能领先企业Airdoc曾开发了问诊系统,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从而辅助医生诊断疾病,已经开始在临床应用。

 

  对于很多没有明显症状的疾病,人工智能同样可以通过医学影像的识别对疾病进行诊断。

 

  比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我国有1.14亿糖尿病患者,据WESDR的研究报告,患糖尿病5年以上DR发病率约为17%;患糖尿病10年以上DR发病率为26%;患糖尿病20年以上DR发病率为63%。因此对于糖网的筛查至关重要,但是中国的眼科医生只能几万人,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眼科医生,为了让广大糖尿病患者远离糖网的危害,Airdoc研发了糖网辅助诊断模型,在准确度上已经和三甲顶级眼科医生水平相当,使用上没有地域限制,可以为基层糖网筛查提供巨大的帮助。

 

  但是现在人工智能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每种疾病都需要对应一种模型,但是每种模型的训练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样需要顶级专家对数据进行标注,如果需要识别所有疾病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人工智能尚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只能进行简单的疾病筛查和诊断。但是,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必定可以为行业带来很大的变革,尤其是在基层。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