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体外抗凝剂是血液前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抗凝操作后的样本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肝素、EDTA钾盐、草酸钾、柠檬酸钠等产品都是采血管中可用的抗凝剂。虽然具有相同的抗凝血作用,但是抗凝机制却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肝素锂
1、肝素
肝素抗凝剂通常以肝素锂、肝素钠两种形式存在。两种产品相比起来,肝素锂会更胜一筹。虽然价格方面比肝素钠要贵,但是检测性能更好,应用更为广泛。因此被誉为血液化学成分测定中zui好的抗凝剂。
肝素的抗凝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肝素与抗凝血酶结合以后,使抗凝血酶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它可以和多种凝血因子结合。肝素和凝血因子结合以后,这些凝血因子就不能参与凝血过程了,抑制了这些凝血因子发挥正常的作用,从而达到抗凝血的目的。
2、EDTA钾盐、柠檬酸钠
EDTA盐是指EDTA二钾、三钾、二钠,柠檬酸钠也叫枸橼酸盐。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柠檬酸钠的抗凝原理相同,是与血液中Ca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失去活性,中断凝血过程,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3、草酸钾
草酸钾也可以叫草酸盐,它的抗凝的原理是可以和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其凝血过程被阻断。草酸钾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分类计数。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