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大健康基因检测市场现状简述

基因检测在国内经过野蛮生长,规范发展至今,目前分类渐清晰:大致可分为一下几类:1 用于生育场景提前检测出生缺陷的孕前孕早期-孕产基因检测(临床范类),2 用于癌症治疗中患者选取下一步适应用药和新一代治疗手段的癌症用药基因检测(临床范类),3 用于癌症早期指标发现的癌症早筛基因检测(大健康类),4 用于揭示多种遗传因素风险比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检测(大健康类)。



今天我们就遗传易感基因检测,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和介绍。



从可以检测的项目来看,目前这类基因检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 癌症肿瘤遗传风险类,2 心脑血管疾病遗传风险类,3 常规用药类(三高糖尿病人群、儿童群体),4 儿童发展潜能类(儿童天赋基因检测),5 祖源民族类基因检测,6 全面基因组检测,7 其他类如肠道菌群检测、端粒长度检测、性格特质检测等。



从检测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平台:1 十项及以内的基因检测使用的基因和位点较少,通常可以使用比较灵活的PCR、KASP等平台单点测序方式进行检测,单纯检测成本多在几十到100之间。2 十项以上至一百项之间的基因检测,涉及使用的基因位点已经多达几十甚至上百,通常可以选用Massarray飞行质谱的平台进行检测,单纯检测成本多在80到300元之间。3 对于数百项甚至上千项的基因检测,因其使用的数据量增大,可以选取基因芯片(ASA、GSA) ,二代测序(WES全外显子、WGS全基因组)等平台进行检测,纯检测成本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



从应用场景来看,大健康遗传易感基因检测广泛适用于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医院体检科、医美、教育、诊所、健康管理机构等场景,且合作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可以进行检测项目的定制,以及OEM贴牌等方式打造专属的基因检测套餐,其采样方式也非常便携,可以常温运输、操作简便。



以上,就是对大健康遗传易感基因检测的一个简单的分类和介绍,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合作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