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51亿,这一“校级”医疗健康科技园即将开工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常州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发布消息显示,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新建工程一期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一体化)正式发布。根据公告显示,项目计划工期为627天,本标段合同估算价约为14.3亿元,预计在2023年9月1日正式开工。


该园区规划选址总占地约1066亩,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是常州“两湖”创新区建设单项投资额最大的公建项目。项目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建设用地红线约888亩,其中一期A地块范围332亩,一期B地块范围15亩,二期2.1地块范围318亩,二期2.2地块范围223亩。


01

总投资51亿,即将开工


据了解,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于2022年正式签约落户,但在2021年9月15日,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常州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中,就已提到南京医科大学将“落户”常州。在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整合高水平医疗资源,加强市级医疗中心建设,从而培育打造区域医疗高峰,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新建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在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顺利完成定标。项目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是此前“两湖”创新区建设单项投资额最大的公建项目。


园区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为目标,坚持“神形兼备、融会贯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理念,立足“校地融合、校院融合,医教融合、产教融合,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教为本,体现传承、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远景目标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将建筑美学与医学文化相结合、将南医精神传承与常州人文风貌相结合,力求“中国文化、南医传统、地域特色、现代技术”相交融,打造具有“未来、智慧、生态、文化”特质的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


整体项目稳步推进。2023年2月21日,常州自然资源规划局网站公布了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前公示。2023年5月9日,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新建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后公布。


根据公告,规划选址总占地约1066亩。其中,建设用地红线约888亩,其中一期A地块范围332亩,一期B地块范围15亩,二期2.1地块范围318亩,二期2.2地块范围223亩。


此次招标主要是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一体化),本标段合同估算价约为14.3亿元。工期要求627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3年9月1日。


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之外,南京医科大学还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于2022年7月正式成立。这是一座聚焦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及医工交叉的创新型高等医学教育平台。


2022年,常州通过这一平台,引进各类医学高层次人才10人,新增优秀博士后26人、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36人、研究生导师48人。合作双方希望,到2030年推动医学中心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先进水平,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医学人才集聚高地、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药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成员单位包括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协同单位包括常州市儿童医院和常州市肿瘤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研究中心


此外,2023年2月11日,在常州还举行了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高层次人才+重大项目”签约大会,会上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研究中心顺利揭牌。现已成立脊柱脊髓队列研究中心、减重代谢研究中心、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和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临床研究中心四大中心,并确立“3+1+1+X”临床提升计划,聚焦消化病学、肿瘤学、骨病与康复、妇产与生殖医学、传染病学等学科,并着力孵育新兴学科,旨在打造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建成一批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


02

汇聚500多家械企

具备国家级医疗器械孵化器


根据公开消息,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所“落户”的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成立于2013年,健康产业于2009年起步,经过2009年至2011年的起步期、2011年至2014年的培育期、2014年起的快速成长期,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实现了从“白纸画图”到“四箭齐发”的转变。


目前,园区拥有西太湖医药科技国际创新中心、江苏西太湖中以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多个国有创新平台以及圆阳中以技术转移平台、福隆医疗器械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已构建起产业新生态。


依托现有以医疗器械为特色的健康科技产业基础优势,目前已集聚500多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其中200多家医疗器械制造商,300多家医疗器械经营公司,形成了骨科、齿科、体外诊断设备与耗材、卫生材料及物料、外科手术装备及手术耗材、康复辅具及耗材六大特色子产业群。


国家级医疗器械孵化器


2022年,园区内的常州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更是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据悉,该研究院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在成立之初,共设六大平台:医疗器械研发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检测认证平台、投资孵化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


依托常州雄厚的医疗器械产业资源,常州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致力整合社会资源、政府资源、企业投资和管理运营经验,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链条、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等。


2023年首家上市企业


此外2023年3月28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还迎来了年内首家上市企业,即常州中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进医疗”)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ZJYL”)。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主要为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康复者设计、制造轮椅和生活辅助产品的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其产品包括助行类、呼吸类医疗器材、智能纳米洗浴设备以及老年人、病人专用的乐浴系列产品、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的健身器材、救灾抢险产品。


03

多个重点项目落地


作为医疗器械产业高地,除了即将开工的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项目之外,近年来常州还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项目落地,包括联影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项目、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长三角消化内镜国际创新产业园、伯仪生物微球及相关核心生物制剂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项目、九州手术机器人、精微视达显微内窥镜、阿酷育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磐诺仪器气相色谱仪、塞恩贝再生医学等。


联影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项目


其中联影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核心部件项目,将规划达成400台RT(直线加速器)的部件加工和整机生产规模,以及500台PET-CT的晶体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端医疗设备晶体生产基地。


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


2022年,美敦力康辉与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进一步加强骨科植入物的本土化能力,并建设强大的本土设备创新与制造能力。


该项目定位美敦力全球生产基地以及康辉医疗全球总部,建成后将形成集智能制造中心、卓越研发中心、创新孵化中心、临床客户中心于一体的科技园,助力提升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致力于成为区域标杆生产基地和多功能园区,打造长三角医疗科技创新高地,让更广泛的患者享受到医疗科技带来的先进医疗服务。


长三角消化内镜国际创新产业园


2022年,唯德康与深圳麦科田强强联手,投资10亿元,在西太湖设立长三角消化内镜国际创新产业园,瞄准全球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前沿技术和市场深度布局,实现民族品牌快速扩张。


项目用地面积89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分二期实施,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设备10万台的生产能力。目前一期的2栋生产车间,1号车间已于6月10日封顶,2号车间预计8月份封顶。整个项目将采取“一基地、一平台、一中心齐步走”的发展战略,分阶段实施,努力打造长三角一流消化内镜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基地、国内一流的消化内镜医疗器械产业化平台、国际一流消化内镜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

作为国内医疗健康产业的新兴集聚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当前已成功打造了常州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并拥有“六大特色子产业群”,同时布局了细胞治疗产业新赛道,2022年产值更是突破120亿元。


此次即将开工的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作为常州“两湖”创新区建设单项投资额最大的公建项目之一,目标指向整合高水平医疗资源,加强市级医疗中心建设,培育打造区域医疗高峰,未来建成运营后,必将进一步促进常州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促进医工交叉产业不断突破创新。对此,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